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中小学教育 > 热点评论>正文

研学旅行应防止“高大上”变成“假大空”

时间:2017-04-25 08:29:00    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我来说两句( ) 字号:TT

  教育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公安部、财政部等11部门近日印发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,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。《意见》认为,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推动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全新模式,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,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,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民意,开阔眼界,增长知识,以达到立德树人、激发学生“三热爱”情怀的目的。笔者以为,中小学生实施研学旅行无疑是教改的一件大事,也是一件好事。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,要把这样一件大事好事办成,必须谨防“假大空”和“高大上”两种倾向的发生。

  其实,上轮课改出台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,就是研学旅行的初级版。从这些年该课程实施的情形看,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满意,反而是乱象丛生。概括起来说,“假大空”现象十分普遍。

  由于没有统一而严格的规范考核和评价标准,校际之间重视与组织实施力度有很大差异,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,“假大空”现象很多。比如,有的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到现场,只是家长帮其盖个章就可以交差。有的虽到了现场,对方单位却不以为意,敷衍塞责得过且过。还有的学校喜欢搞形式主义,场面很大,目的无非是摆摆谱,照照相,搞搞宣传,轰轰烈烈一阵风,至于后续的督促检查考核则乏人问津,结果就是学生每人交一份所谓的社会实践证明了事。还有的学校,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,缩减社会实践课时,有的干脆以安全为由放弃社会实践。

  真实的社会有时是冷酷无情的。然而,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实践课程,就像是按事先准备好的剧本演出一样,教学过程轻松好玩。可就是与现实相去甚远,孩子和家长容易被蛊惑,难以起到社会学教育的意义。

  至于说社会实践最基本的元素——劳动,更是早就被彻底丢弃。劳动原本最接地气,近工农,可是对于如今的中小学生来说,劳动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。要知道,这可是我们曾经的传统优势项目。一个不爱劳动的人,何以爱祖国、爱人民?笔者思考这个问题时,和一群老师在一起交流,大家共同发出这样的感叹:过去学校的卫生基本由学生包揽,现在全由物业代劳;过去孩子都少不了要从事家务劳动,甚至帮大人下地干活,现在学校充斥着艺术节、科技节、体育节,唯独没有劳动节。

  研学的重点无非是,让中小学生走出校门,了解社会体察民情,向社会学习创造条件;让中小学生参加劳动,亲近工农,向劳动人民学习提供机会。只有这样研学的价值才能显现,中小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。

  近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旅游已渐成为生活常态。将研学与旅行结合起来,其实就是要将教育与旅行统一起来。事实上,旅行过程中蕴藏十分丰富的教育价值。然而,中小学生旅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,比如名校游、奢华游、享乐游等。按说名校游原本无可厚非,只是有的家长过于看重名校所带来的功名效应,却忽视了对孩子理想人格和价值观的教育。为一己私利读名校,未必符合名校精神。鄙视非名校,甚或讥讽职业教育,就更加离谱了。

  至于奢华游、享乐游,对中小学生的心智成长不仅没有多大助益,相反会平添不少恶习。比如,贪图富贵、喜欢攀比、盲目追逐时尚、安于享乐等。总之,名校游、奢华游、享乐游显得很“高大上”,但若要从教育人的角度看未必可取。由此,《意见》的出台,可谓恰逢其时。只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,避免犯“高大上”的错误,归根结底看学校的作为和家长的认知。

  “只学不旅”容易导致学生脱离生活、脱离社会,读万卷书不是闭门造车;“只旅不学”同样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行万里路不是贪图享乐、过奢华生活,而是加强对社情民意的体察、对主流价值的感悟。将研学与旅行高度统一起来,才是《意见》的真谛所在。(作者系深圳第三方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,本报特约评论员)


相关新闻
    无相关信息